做麵包,好多師傅或專業的麵包學校都會教把麵粉放到枱上,再從中間撥開成一個大圓。 在內圓再清晰地分開放置其他的乾材料,一目了然,也有助於確定材料有否放齊!之後才放濕材料如蛋及慢慢下水份,以調整水份用量。 另外,也有些做法,先不放材料在枱上,改為放於碗内拌勻材料,這就避免水份麵粉滲出。 你又鍾意邊一種方法?
材料準備-一目了然的材料
做麵包,好多師傅或專業的麵包學校都會教把麵粉放到枱上,再從中間撥開成一個大圓。
在內圓再清晰地分開放置其他的乾材料,一目了然,也有助於確定材料有否放齊!之後才放濕材料如蛋及慢慢下水份,以調整水份用量。
另外,也有些做法,先不放材料在枱上,改為放於碗内拌勻材料,這就避免水份麵粉滲出。
你又鍾意邊一種方法?
Related Posts
做麵包~~~都要停一停,諗一諗!
為什麼麵糰分割後要滾圓、靜置發酵(Bench Time)?
麵包存放小貼士
最近常做酸種全麥大鄉村包,每個都過1kg!屋企人又唔係太愛好硬包,點食得哂?!
做Pretzel 要用鹼水?
昨天發生藝人吃飛機餐麵包灼傷咀唇👄的事件, 原因未明, 但看到報導中的照片, 見到他吃的是類似pretzel 的麵包, 想到了一點點.
老種- 麵包的天然面膜!
老種有幾老,用得未?揭開就知! 咁多靚網紋,做出的麵包一定冇咁易老,更靚!
麵包焗好了嗎?
看底部、看温度!
星野酵母 - 活化工程篇
日本的星野酵母Hoshino Natural Leaven- 像有魔力的一款酵母!紀錄一下起種簡易步及注意重點啦!
麵粉質素
做麵包, 有得賴! 麵糰打不好, 賴麵粉啦! 上堂最鍾意為學生們解疑問, 破奇案…不少學生都有一個問題: “老師, 點解麵糰成日好黏手, 又搓不好~~~?” 眼見他們在堂上都有不錯的搓麵糰水準, 實在, 令大家感到興奮的根本問題關鍵, 在於麵粉質素, 唔關大家事! 麵粉的打磨技術, 以至最初小麥的來源地、播種季節, 均會影響質素、影響搓麵糰操控性及成敗。 麵粉不是蛋白質量越高就代表好,簡化說,主要看的是白度、麵筋強度、發酵耐力及吸水量。也簡化說,有得賴麵粉不好,最好! 好耐冇談麵包理論, 希望大家會喜歡咁長氣啦…~~
翻麵(法文:Rabat)
最近的吐司堂,對處理水份超高的吐司,跟同學們分享了「翻麵」(法文:Rabat)的做法,見著個個水水的麵團變得富有彈性,真Magic! 這個Rabat Magic👻, 實在是令水份高的吐司成功因素之重要一環,因這簡單動作,可以: 🌟給予力量-strength! 促進麵團麵筋擴展! 🌟給予新鮮空氣-fresh air! 釋法麵團來太多的二氧化碳,搬入新鮮空氣,促進酵母發酵! 🌟平衡溫度-temperature! 令麵團溫度平均! 同學練習時,記得唔好miss out 🙂 👀👀相片攝於日本時,對住超大麵團,我差不多每次都超級雀躍要做Rabat! #翻麵唔係反面呀😂